标签 参数 下的文章

tar命令常用参数

常用选项

-z --gzip:使用gzip工具(解)压缩,后缀一般为.gz
-c --create:tar打包,后缀一般为.tar
-f --file=:后面立刻接打包或压缩后得到的文件名
-x --extract:解包命令,与-c对应
-p 保留备份数据的原本权限和属性
-g 后接增量备份的快照文件
-C 指定解压缩的目录
--exclude 排除不打包的目录或文件,支持正则匹配

辅助选项

-X --exclude-from:在一个文件中列出要排除的目录或文件(在--exclude=较多时使用)
-t --list:列出备份档案中的文件列表,不与-c、-x同时出现
-j --bzip2:使用bzip2工具(解)压缩,后缀一般为.bz2
-P 保留绝对路径,解压时同样会自动解压到绝对路径下
-v (解)压缩过程显示文件处理过程,常用但不建议对大型文件使用

Linux time_wait 过多的解决方法

今天在查看服务器负载时发现time_wait 非常的高

# netstat -nat|awk '{print awk $NF}'|sort|uniq -c|sort -n
      1 established)
      1 State
      6 CLOSING
     11 LAST_ACK
     18 LISTEN
     19 FIN_WAIT1
     36 SYN_RECV
    205 FIN_WAIT2
    296 ESTABLISHED
   7202 TIME_WAIT

解决方法:

1、编辑 /etc/sysctl.conf 文件:

net.ipv4.tcp_syncookies = 1
#开启SYN Cookies。当出现SYN等待队列溢出时,启用cookies来处理,可防范少量SYN攻击,默认为0,表示关闭

net.ipv4.tcp_tw_reuse = 1
#开启重用。允许将TIME-WAIT sockets重新用于新的TCP连接,默认为0,表示关闭

net.ipv4.tcp_tw_recycle = 1
#开启TCP连接中TIME-WAIT sockets的快速回收,默认为0,表示关闭

net.ipv4.tcp_fin_timeout = 30
#修改系统默认的 TIMEOUT 时间

然后执行

/sbin/sysctl -p

使修改生效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ffmpeg视频文件批量转换脚本

最近在制作mp4文件时,前后使用了魔影工厂、狸窝、格式工厂进行转码,但是发现转换过的视频经常有黑屏的现象,文件体积也比较大,自由度也比较低。最终发现了 ffmpeg 很好很强大,不但处理速度快,可自定义参数,处理过的视频体积小的很多,而且还很清晰。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软件的转换需要在命令行模式下完成。一个一个的复制、粘贴到cmd窗口,文件多了就吃不消了,这时人的惰性发挥了作用,于是就有了批量转换脚本,简单的一句话,几百个视频文件就哗啦哗啦的出来了。以 flv 到 mp4 文件为例:

for %%a in (*.flv) do ffmpeg.exe -threads 4 -i %%~na.flv -ab 32 -ar 22050 -vcodec libx264 -qscale 6 -r 25 -s 720x480 -flags +loop -crf 24 -bt 256k -vol 200 -keyint_min 6 -vf yadif %%~na.mp4

注意:文件名中如果有空格,需要加引号

常用参数:

-threads 指定用于编码的线程
-i 指定输入文件
-ab 设置音频码率
-ar 设置音频采样率
-vcodec 视频流编码方式
-qscale 使用固定的视频量化标度(VBR)
-r 视频流帧数(一般说来PAL制式通常用25,NTSC制式通常用29)
-s 视频分辨率
-flags 环路滤波器 (-loop禁用 +loop 启用)
-crf 恒定质量模式(也称为恒定ratefactor)
-bt 设置比特率容许的误差
-keyint_min 设置关键帧的间隔
-vol 设定音量
-vf 指定滤镜 (等同 -filter:v)